0731-87381009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盘点2016年]全球生物制药大事件

文章出处:国际药物制剂网 人气:4480 发表时间:2016-12-21
  2016对于全球生物制药界而言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英国脱欧、药价争议、美国大选等焦点事件轮番上演。BioSpace的一篇文章在进行年终盘点时列出了以下10项生物制药行业趋势及大事件。
  1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大选的意外结果到底会给生物制药行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目前尚未可知。不过,特朗普滔滔不绝的反科学言辞已经令他“声名远扬”。他曾说过要降药价,并通过允许药品进口来主导医疗保险(Medicare)的谈判,但有段时间他又在这些议题上噤声了,然后又重新提起,所以谁能捉摸透呢?特朗普表示想简化FDA让新药能更快上市,这意味着FDA需要更多预算,或监管标准变得更为宽松还是其他?
  从特朗普过往言论及选择国会议员Tom Price 作为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部长来看,他似乎要兑现废除奥巴马医改的承诺。但平价医疗法案已经广受药企欢迎,因为其令企业新增了数百万名新客户。如果该政策被直接废除,药企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2CRISPR企业上市
  在今年年初,资本市场还尚未有一家纯粹专注于CRISPR技术研究的企业,如今这一领域已有3家上市公司:Editas Medicine、Intellia Therapeutics,以及CRISPR Therapeutics。同时,还有更多企业正涌入这一领域。不过,这类公司在投资者那的欢迎程度喜忧参半,部分原因是其背后复杂激烈的知识产权争议问题。
  CRISPR技术今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热,全球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已在中国落地。而此前,伴随着一些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担忧,该技术进行了各种其它类型的试验。到明年年底,或许CRISPR临床试验已经遍地开花。

  3CAR-T疗法神话崩塌?
  过去几年,肿瘤免疫疗法炙手可热,以致于有权威人士担忧其它研究领域投入的资金太少。表面上看,CAR-T疗法将是该领域的下一个热点,早期的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出令人惊讶的成功_其对白血病的疗效显而易见。但在某些情况下,CAR-T却变得相当危险。
  这一点被Juno Therapeutics不幸撞上,其CAR-T疗法JCAR-015因出现受试者死亡事件,已经两度暂停。诺华在该领域曾走在前列,但其在今年夏天解散了肿瘤免疫治疗部门,把相关工作并入其更大的肿瘤部门,或许该公司对CAR-T疗法的重视程度会降低。Kite Pharma则是这一系列变化中的受益者,但投资者仍保持警惕。今年以来,该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即使在其向FDA提交CAR-T疗法上市申请的那天,股市表现也没重现过去的辉煌。
  CAR-T疗法可以看作是另一个从捧上云端到跌落现实的例子:其仍是一项充满希望的技术,但在血液肿瘤之外其能起到多大治疗效果目前仍不明朗。此外,其会如何应用于白血病治疗也还未明确,肿瘤医师必须在疗效与可能存在的严重风险中作出权衡。

  4反义药物争议中崛起
  因为未取得明显的商业成功,反义药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今年是这类药物的一个转折点。Ionis Pharma与百健(Biogen)开发的一只反义药物在针对初期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研究中有强劲表现,此后,在晚期患者身上也观察到了强健的信号。据悉,该药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这十分重要,因为不良反应与安全性问题往往是反义药物最重要的关注点。
  此外,Sarepta公司的eteplirsen(商品名Exondys 51)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该审批决定引来不少争议,甚至有人直言这有损FDA的公信力。Exondys 51在诱导抗肌萎缩蛋白合成上的微小作用是否会为DMD治疗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目前仍未可知,但这或许不会影响该药获得数以亿计的销售收入。

  5生物技术股市大跌
  特朗普当选后股市大涨(尤其是生物技术板块)让投资者雀跃不已,不过,这对于制药领域全年的股市表现杯水车薪。截至12月15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已经较选举结束后下降了2%,年初至今,跌幅已超20%。至于原因,可以在本文盘点的其它焦点事件中找出。

  6医药并购龟速前进
  2015年是生物制药并购创纪录的一年,全年的并购规模达到了惊人的3300亿美元。少有人会期待今年能够重复去年的辉煌,但多数人也没预料到这样一个急剧下滑的场面。虽然精确的统计结果要等到今年结束才能得到,但截至目前,生物制药领域的并购总额还未突破1000亿美元。
  在2017年,可能出现的特朗普新税收政策与美国海外资金回流潮会否止住并购跌势?对此不宜太过乐观,因为施行新政要走的流程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但不出意料的话,医药并购水平至少较今年应该有所提升。

  7药价争议无尽循环
  制药企业常常成为政治靶心,因此在今年这个大选年份,其始终深陷舆论漩涡也就不足为奇。药企对药品价格上涨越来越热切,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但实质性的讨论却不见得有多少。
  特朗普在竞选中胜出后,医药领域的投资者松了口气,但或许他们不应该高兴得太早。别忘了,药价飙涨舆论风暴中最具代表性的瓦兰特(Valeant)子公司Philidor及其CEO都受到了刑事指控,也许今后还有更多的此类事件上演。此外,去年因大幅抬高抗艾滋病药物价格而遭到众人声讨的Martin Shkreli会在2017年重返大众视线,届时,对其的刑事诈骗指控或许会进行审理。

  8重磅试验大量折戟
  对于制药业而言,2016年固然有其亮点,但在临床试验领域,最刻骨铭心的一点就是许多备受关注的新药临床试验遭遇了失败。
  其中包括:BioMarin的DMD药物drisapersen,Celldex Therapeutics的癌症疫苗Rintega, 礼来(Eli Lilly)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 solenuzumab, Alnylam的RNAi药物Revusiran, Clovis Oncology的抗癌药rociletinib等。 此外,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Squibb)的PD-1明星产品 Opdivo梦断肺癌一线治疗; Juno Therapeutics 的问题更加严峻,JCAR-015前途未卜;吉利德(Gilead)更是厄运连连,GS-5745 (溃疡性结肠炎试验)、simtuzumab 、 eleclazine 与 Zydelig (一线肿瘤药试验)接连“扑街”;Bluebird Bio则在其镰状细胞研究项目得到令人失望的早期结果后,从众星捧月变成乏人问津。
  9获批新药量骤减
  在新药获批数方面,2014年与2015年的亮眼成绩难以继续保持,这两年获批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数量分别高达41、45只。而截至12月15日,今年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药仅有20只,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问题当然不是出在FDA这,毕竟有米才能下锅。事实上,还有批评者认为今年FDA在对新药上市申请把关时“过于仁慈”。
  10英国脱欧
  英国脱欧的决定应该会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还未得以显现。从短期来看,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制药工业有益:英磅的疲软表现正帮助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企业提振以美元计价的利润。
  此前,还有上述两家制药巨头将搬离英国的流言传出。但在短期内,这恐怕不会成真,因为制药企业所担心的脱欧可能导致的不利因素(如对人才及固定投资的吸引力降低,以及有利的贸易协定无法继续保持等)会否出现仍然有待观察。
本文TAG: